社会事业
科学技术
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,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。2006年新增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20家。全区共有7个项目获国家创新基金立项,18个项目获上海市创新资金立项,49个项目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,2项获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立项,6项获上海市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立项。全年共申请专利1250件,完成技术交易合同登记52项,共计合同交易额1.76亿元。
教育事业
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试验,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。推进“二期课改”,注重农村教育发展,推进中小学特色教育精品建设,成立区早教服务指导中心。全区现有中学33所,在校中学生31014人;小学13所,在校学生26154人;幼儿园46所,在园儿童15782人,幼儿入园率96.7%;辅读学校1所,在校学生85人;中职校7所,在校学生5802人。依法批准设立的民办非学历办学机构53所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45所,学生25662人。
文化事业
文化设施
文化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。完成了全区12个村的有线电视“村村通”工程。至2006年末,全区有影剧院6座,文化馆、站16个;公共图书馆1个,文化站图书室15个,藏书72.42万册。
文化艺术
努力提高群众文化生活质量,继续推进“万部图书、千场电影、百场文艺下农村、进社区、到工地、入军营”活动,推出了“百姓戏台”、“假日音乐会”两个文化活动平台。2006年放映电影3962场次,观众125.2万人次;演出戏剧951场次,观众31.97万人次。
广播电视
全新推出了人物类专题节目《我们松江人》;开辟了“来自基层的报道”、“知荣辱、讲文明、迎世博”等12个专栏节目;摄制了《走向文明》、《做可爱的松江人》、《先进性教育》等8部电视专题片。松江电视台每周平均播放电视70小时,全年播放电视画面新闻3150条,口播新闻570条。全区有有线电视站11个,有线电视用户21.42万户。区广播电台每日平均播放14.7小时。全年出版《松江报》130期,发行300万份。
卫生事业
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高。“三医联动”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,初显成效。实施公立医疗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,实行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,加强了医保资金监管,与改革前相比,全区公立医院门急诊人数增长7.3%,门急诊均次费下降5.2%,平均住院床日费下降2.1%。至2006年末,全区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6个,卫生技术人员2776人,拥有病床3832张;农村合作医疗管理所17个,民办医疗机构27家。
松江医院
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上海松江区中心医院 曙光医院附属方塔中医医院 松江乐都医院 松江妇幼保健院 上海茸城女子医院
体育事业
群众体育
举办了第二届“和记杯”元旦迎春长跑赛、区第三届“建行杯”乒乓球邀请赛、九九重阳节登山活动、区机关党工委系统运动会。参与市“全民健身宣传周”、“市民体育健身日”等传统性活动,组织“关爱成长、挑战梦想”首届上海市(松江)游戏节系列比赛、区“健康、美丽、和谐”排舞大赛等竞赛和活动。至2006年底,全区共建有224个健身点、15个健身苑、5个社区公共运动场。
竞技体育
2006年内参加市级比赛的运动员有1021人次,获金牌42枚、银牌40枚、铜牌30枚。
体育赛事
2006年承办、举办国际大赛3次,全国比赛4次,市级比赛5次,成功举办了第二届“松江新城杯”全国摩托艇精英赛、“汇丰银行杯”国际高尔夫冠军赛、Polo杯汽车场地挑战赛等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体育赛事。承办了2006年国际特奥会上海国际邀请赛足球、高尔夫球比赛。
社会保障
就业工作
积极促进就业。2006年实现新增就业岗位51218个,完成指标数的155.2%;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为6469人,是市计划控制数的99.5%;镇保对象未就业人员就业4579人,完成指标数的138.2%;非农就业13217人,完成指标数的132.2%;南劳北上2647人,完成指标数的132.4%。安置“双困人员”79名,安置纯农户491人。成立13个“万、千、百人”就业项目,吸纳失业人员、协保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9523人。实施“企业下单、培训机构接单、政府买单”的订单式职业培训,3874人通过订单式职业培训,实现就业率100%。
城乡居民生活
城乡居民收入
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。2006年城镇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7194元,增长11.2%;农村居民家庭年人均可支配收入9382元,增长10.1%。
储蓄和居住水平
2006年城乡居民储蓄余额217.65亿元,比上年增长21.8%。居民的居住环境和条件继续得到改善。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1.8平方米;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7.68平方米,增加1.79平方米。
养老、医疗、失业保险
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。2006年全区城镇有5051个机关企事业单位的13.04万名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。解决了1493名城镇高龄无保障人员的社会保障问题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人数51278人,投保率为99.42%,筹集养老金保险费2992万元。全区农村合作医疗投保率98.48%,农民社会医疗保障率99.98%。有10万余名农民参加了“大病互助资金”。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月均参保人数27.76万人,完成市下达指标的124.5%。
社会救济
救济、救助工作力度继续加大。2006年发放城镇、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134万元,发放失业保险金1981万元,发放各类帮困救助资金达3804万元,募集各类慈善基金2391万元。
社会福利
加快养老服务发展。完成680张养老床位建设、20家老年活动室建设和150户安康通安装工作,完成区老年大学迁建工程。至2006年底,全区共有养老机构21所,床位3262张。全区有标准化老年活动室157家。
松江介绍目录
1、松江 地理位置
2、松江 历史
3、松江 行政区划
4、松江 人口
5、松江 经济和产业
6、松江 文化和历史名胜
7、松江 新世纪的发展
8、松江 自然地理
9、松江 经济发展
10、松江 新城和园区建设
11、松江 公用事业
12、松江 社会事业
13、松江 旅游胜地